摘要】“十三五”期間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本文從對新常態內涵和特征的理解出發,闡述了新常態對國家宏觀政治、經濟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以及新常態對工程咨詢行業的影響,分析了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各種壓力,提出了新常態下工程咨詢企業的發展對策。
新常態是當下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第一次使用了新常態這一表述,立即引發社會各界高度的關注。顧名思義,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意味著相對穩定。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那么,如何理解“新常態”?新常態對工程咨詢行業有哪些影響?企業又如何適應新常態、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一些列問題也是當下業內的熱門話題。筆者從自身的思考和實踐談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摘要】“十三五”期間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本文從對新常態內涵和特征的理解出發,闡述了新常態對國家宏觀政治、經濟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以及新常態對工程咨詢行業的影響,分析了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各種壓力,提出了新常態下工程咨詢企業的發展對策。
一、對新常態的理解
1.新常態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已進入一個改革發展的新時期,以往的政治環境、經濟增長方式和管理體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深化改革,一些舊的理念、舊的規制、舊的環境、舊的模式和舊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新的理念、新的規制、新的環境、新的模式和新的平衡正在逐步形成“新常態”。
新常態的提出,意味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管理體制正進入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改革發展新時期,是根據國家和行業發展的需要,逐步形成對國家政治、經濟和行業、企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相對成熟和穩定的新目標、政策環境和具體措施,其本質是發展動力的轉換和重塑。新常態是一種趨勢性的、不可逆的、相對穩定并持續推進的階段性過程,在一定時期內將持續影響國家和行業的發展。
2.新常態的特征
從國家宏觀角度講,新常態的主要特征表現在:
一是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相對穩定的中高速增長,從過去10%以上的高速增長轉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速換擋回落是新常態的最基本特征。
二是結構,經濟結構將面臨不斷優化升級。據官方統計,在產業結構方面,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占GDP 的比例攀升至49.5%,新常態下,第三產業將逐步成為產業主體,服務業比重上升也將是長期趨勢;需求結構方面,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消費需求逐步成為需求主體;城鄉區域結構方面,城鄉區域差距進一步逐步縮小,城鎮人口數量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化加速;收入分配結構方面,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個百分點。
三是動力。新常態下,發展的新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過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把發展動力轉換到科技創新上來。
除此之外,新常態下面臨著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正在顯性化,房產風險、金融風險、經濟風險等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這些風險因素相互關聯,觸一發動全身。